【摘要】以下為2021年4月自考《行政管理學》真題及答案匯總,由網友提供,僅供參考,具體請以官方公布為準。 三、簡答題 36. (1) 社會經濟結構實質上體現了一個社會的社會生產關系構成,即生產資料歸誰所有、不同人群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以及產品如何分配等問
以下為2021年4月自考《行政管理學》真題及答案匯總,由網友提供,僅供參考,具體請以官方公布為準。
三、簡答題
36. (1) 社會經濟結構實質上體現了一個社會的社會生產關系構成,即生產資料歸誰所有、不同人群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以及產品如何分配等問題。社會生產關系屬于社會的經濟基礎,它必然要對作為上層建筑主要成分之一的公 共行政系統產生基本性影響和制約作用。
(2)社會經濟結構還直接影響著行政系統在整個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參與性質和參與程度,直接影響著行政職能結構、經濟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的選擇。一般地,國有經濟所占比重越高,行政職能擴展、政府干預社會經濟生活的頻率就越高,反之則頻率越低。
(3)社會經濟結構還包含有社會分工與專業化發展程度這一重要社會經濟結構性因素。這一因素對不同行政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
37.(1)憲法:一切公共權力行為的最基本依據:
(2)法律:
(3)行政法規與行政規章:指中央行政機關制定的法律規范:
(4)地方性法規、規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5)法律解釋與國際條約。
38. (1) 制定相應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或法規,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消費政策等,以作為宏現經濟調控的手段:
(2)執行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有關宏觀經濟調控的法律和相關決議,促使宏觀經濟調控目標的實現:
(3)在必要的時候直接通過行政干預,來達到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目的,如直接對銀行貨幣總量和信貸規模進行控制等。
39. (1)談判:沖突雙方進行協商溝通。
(2)調處:無利益關系的第三方進行調解。